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拿错剧本的救世主
  4. 8、几百年没正经吃过饭
设置

8、几百年没正经吃过饭(1 / 2)


德帕南邻莱南山,北接云莱平原,市域内的主要水系为卧龙河及其支流,得益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此地历来就是莱安州著名的粮食高产区,同时也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城市,病毒爆发前全市总人口超过三百万,不过在经历两次病毒筛选之后,目前主基地人口只剩五十万,这还是接纳不少外来人口之后的结果。

德帕与陆迟原先想象中的末世基地有点不同,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非常井然有序,街道干净整洁,行人步履匆忙却不见慌乱,除了路上汽车很少,咋一看还挺像末世之前的。当然异常之处也很多,比如街上最多的就是青壮男性,女性很少,十岁以下的儿童更少,而老人几乎就没有,比如路边店铺基本都大门紧闭,装饰性的标牌和各种广告都不见了,用来美化环境的绿化带都已被铲平种上了蔬菜……

陆迟在心里默默评估着这座末世中的城市,这里的管理者具有非常强大的控制力,规则和秩序都是需要实力来维持的,尤其在这个充斥着绝望的末世,除了武力,应该还有其它东西。陆迟想到了埃德蒙的“末世社会心理学”,也许这里早就有了深谙这门学问的人才吧。

陆迟边走边看,脚下速度也不慢,十几分钟就到了外部搜索队的大楼。

大楼位于基地东区,是一座商业楼,陆迟在三楼找着了搜索队的人事后勤部。其实今天和陆迟一样来搜索队报到的新人还有不少,陆迟来的不算早也不算晚,不过工作人员还是让他等了一会儿,凑齐了二十来个人才给他们介绍了搜索队的工作。

搜索队在德帕属于B类一线工作,德帕的工作分类中ABC区分工作技能稀缺性,又根据是否面对危险划分为一二三线,比如基地紧缺的医务人员,他们不用面对丧尸工作,所以属于A类二线工作。不同的工作类别代表了对基地的贡献度,虽然现在德帕执行的都是基本生活物资配给制,但是多出来的贡献度会以流通券的形式发放,这些流通券在德帕基地就等同于货币了,可以在基地商店买到一些特殊商品。

介绍完基本情况,然后就是安排每个人的归属,工作人员收走了所有人的身份卡,在一本登记簿上查找减员的队伍,以便把新人补充进去。

这时一个二十六、七岁、一脸雀斑的方脸青年主动搭讪陆迟,“嘿,你叫陆迟是不是,我在检查站的时候就排你后面呢。”

陆迟点头,“你好。”

“我叫尼尔。”对方自我介绍说,“我是从云明那边过来的,你呢?”

“北方,嗯,走了很多地方。”陆迟打马虎眼。

尼尔搓着手建议,“要不等下我们加入同一支搜索队吧,多少有个关照。”

陆迟没有异议,“行啊。”

尼尔就上前跟工作人员说他和陆迟是朋友,希望能分配到一起,陆迟站在旁边没吭声。

这个要求不过分,工作人员找了个队伍把两人的名字都填上去了。陆迟注意到那支队伍叫“第十三小队”,序号不怎么吉利,成员名单有二十几个,但是大部分都被黑线划掉了。

工作人员用记号笔在陆迟和尼尔的身份卡背面写了“13”,然后还给了他们。

队伍分配完毕,接着就发放生活用品。搜索队会为新人免费提供三个月的食宿,三个月以后就要收费或者自己去外面想办法了,作为新人福利,陆迟领到了一块半旧的毛毯和两身洗得褪了色的蓝色搜索队制服,好在衣物尺寸倒是挺合身的。

搜索队所在的这栋大型商业体整个都被改造过了,地下两层和地面一二层是仓库,三层是办公区,五至七层是生活区,楼顶平台则开辟出了菜园。因为是商业地产,每层的层高都在五米以上,办公区是全部打通的,所以看上去非常空旷,但是生活区却没有做大的调整,原先商铺的格局还大致保留着。

尼尔和陆迟在六楼找到了第十三小队的宿舍,这是个由一家体育用品商店改造的房间,里面有四张简易木板床,只有最里面的一个铺位是放了东西的。

陆迟和尼尔就在空的床上放好东西,然后下楼去餐厅吃饭。德帕虽然电力不缺,但是为了减少电梯维护成本,搜索队大楼在三层以上是禁止个人使用电梯的,上下只能靠走。

餐厅位于三楼一侧,免费午餐包括全麦面包和炖菜汤,如果想吃肉,那就需要用流通券来买了。陆迟和尼尔都是一文不名的穷人,所以没得挑,只能吃免费餐。

当然,免费餐也不是无限量的,每人定量两个小面包和一碗炖菜。

尼尔一边咬着面包,一边眼睛发绿地盯着邻桌盘子里的炖肉汤,“娘的,不知道多久没有吃到荤腥了呢。”

陆迟慢悠悠喝了一口汤,他觉得这就挺好,其实算起来的话,他都有几百年没有吃到过这些东西了呢。

吃过了饭,两个人去找他们所属的小队报到。一楼沿街商店都被改造过了,每个小队都拥有一个小房间作为据点。

第十三小队是一个新老混编的队伍,总共十个人,除了两个新人,剩下或多或少都工作了几个月。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