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清穿成康熙表妹
  4. 86、086章莫学你额娘
设置

86、086章莫学你额娘(1 / 2)


看胤禛的神情便知道不是什么好事,想到胤礽从前线回京也就一个多月的事,又能闹出那么连胤禛都特意提起的动静,明夷问道:“是道听途说,还是证据确凿?”

“只是听到旁人议论纷纷,并无证据。”本来想和明夷说起此事的,没想到明夷提出疑问,胤禛一一作答,明夷不紧不慢的吃着饼,“曾参不曾杀人,最后却连母亲都不信他,何谓?不过三人成虎而已。”

提到这里何尝不是在告诫胤禛没有真凭实据的话,不管听到多少有多少人说起,都应该当做听不见。

“没有人喜欢背后告状的人。”明夷说出人之常情,相信胤禛会明白其中的意思。

“从来太子之位,没有哪一个容易坐得稳稳当当的。大阿哥在这一次出征噶尔丹中立下战功,回去之后必然备受夸赞,前朝索额图和明珠,两不相容,明珠被废,仅剩索额图独大,随着他们势力不断发展,天下越发太平,你说,接下来会有什么事发生?”明夷没有直接给出胤禛答案,而是让胤禛自己想。

咬着饼本来吃得很猛的胤禛,这个时候微微一顿。

“我曾经同人说过,想要立足于朝堂,空有一份爱国爱民之心是不够的。人心杂乱,哪怕是兄弟之间都有各自的算计,更不要说为了权势地位斗得你死我活的那些人。你回京日子不浅了,且与我说说你把自己定位成什么?”明夷这样问起胤禛,胤禛没有丝毫犹豫的道:“辅佐太子安定朝堂,像伯父一般。”

所指的伯父自然是福全,这么多年来,福全怎么一心一意辅佐玄烨的,满朝堂的人都看在眼里,胤禛当然也看在眼中。

“你要明白一个道理,太子始终是太子,这个天下现在还是你阿玛的。你要辅佐太子之前,首先尽一个为臣为子的本分。”明夷给胤禛说开,说细了,不要以为忠于太子就等于忠于皇帝,未必见得为父的,册立太子的人,最后希望太子的威望在皇帝之上。

胤禛的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明夷反而再接再厉的道:“如果是你的阿玛让你辅佐太子,你可以辅佐太子,但是太子有行事不当的时候,你该劝太子的要劝,如果劝谏再三,太子依然不知悔改,这个时候你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猛然的抬头盯着明夷,胤禛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自然听出明夷话中的意思。

明夷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怎么可能就此中断,“你要永远记住,这个天下是皇上的天下,太子是皇上定下的。你要忠,你所忠的人只能是一个人,那就是皇上,你的阿玛。于太子而言,那是你的兄长不错,但你是奉皇上的旨意辅佐太子的。因此你也得明明白白的告诉太子,你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

“若是二哥不愿意?”胤禛第一反应是问出这个问题,明夷一笑问,“太子难道不听皇上的?”

但凡只要太子胤礽露出这点意思,迎接他的将是灭顶之灾。

“你敢不听你阿玛的吗?”明夷同样对胤禛提出了疑问,想知道胤禛有没有这个胆子,敢和玄烨说一声不?

胤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额娘,事情未必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太子是阿玛亲自册立的太子,未来的皇帝。”

明夷不以为然的道:“你也说了,这是皇上亲自册立的太子,仅仅只是未来的皇帝。既然皇上可以册立,同样也可以废了。”

最后一句小声的在胤禛耳边低语,让胤禛清晰的意识到皇权的冷酷。

胤禛第一次拿着饼,明明饿得很,却觉得食之无味。

“怎么了?”胤禛的动作,明夷全都看在眼里提出疑问,无非想知道胤禛内心是怎么想的。

“非要如此不可吗?”胤禛询问明夷,何尝不希望一切并不像明夷说的这么残酷。

“现在的你说话不作数,等将来如果有一天你能处在这个位置,依然问出同样的问题,你再告诉我。”明夷这样的答案,让胤禛不由自主的想问问明夷是不是也希望他......

“你从小我就告诉过你,我从未希望从你身上得到什么,因此我也不会对你寄予任何的厚望。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怎么走,路由你选择,你有疑问的时候我可以为你解答,最终做出选择的依然是你自己。”完全洞察胤禛的想法,明夷先一步告诉胤禛。

神色平静地凝望着胤禛,就好像这么多年来无论发生任何事,有什么样的变故,胤禛有什么样的疑问,明夷都是一样的表情。

不知怎么的,一颗躁动不安的心,随着凝望着明夷平静的面容,胤禛慢慢的沉淀下来。

“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最重要是把握眼前,你肚子饿了就该专心吃你的饭。”明夷也止住话题,专心致志的啃着手中的饼。

百尺在这个时候端上另外一份早膳,和明夷的那份不同,多了烤肉。

“四阿哥肯定饿坏了,快吃。”把烤肉全都放到胤禛的面前,催促胤禛先吃饭,什么话都不需要急着说。

“额娘,蒙古这边的生意是不是可以借此机会开展?”本来是不想再说话了,可是看到烤肉,胤禛马上想起另一桩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

自打明夷提醒胤禛,他是一个没钱的人,这些年来明夷没少和乔幽开展新的生意,每一回胤禛都参与其中,也是锻炼胤禛洞察商机的本事。

果不其然,虽然没在前线出力,但是胤禛也看出蒙古这边生意很能开展。

明夷昨天晚上和那么多的蒙古夫人说好的了,如今就差开展生意,扫过胤禛问道:“你想插一手?”

胤禛果断的道:“我不适合。”

所谓的不适合,胤禛明白,明夷也知道。听到胤禛的话,明夷点点头道:“不错,没有因为利益蒙蔽双眼。”

“我顾及的,额娘不需要顾及。况且这么多年来,额娘和乔先生一道做的生意,不仅是让额娘和乔先生富甲一方,更能带动百姓的经济。”胤禛这么多年跟在明夷的身边不是白跟的,一些事情所谓的利弊,胤禛全都一清二楚。

“国富民强,这个道理你得牢牢记住。百姓富则得以,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不要以为商人轻贱,更不要轻视商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经济的繁荣,根本不可能支撑你打仗、修渠、发展各行各业。钱和粮都是支撑一切事业发展的基础,你得牢牢记住。”有些道理,明夷很早就和胤禛说过,但是在这个时代,商人就是被人看不起的,回到精神日子久了,明夷若不点拨一二,胤禛未必不会被人带到沟里去。

胤禛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回应道:“额娘放心,我知道。”

无论多少人看不起商人,胤禛却亲眼见证过,明夷和乔幽怎么样带动一方的经济,让本来衣不能裹体,食不能果腹的百姓,过上安稳太平的日子。

经济发展,有钱才能做更多的事。国家建设,朝廷俸禄,哪一样不要钱,哪一样离得了钱。

“蒙古的生意,你要是想分一杯羹,不妨说说看你能做什么。”话题变得缓和了,明夷和胤禛各自吃起早点。明夷也在衡量胤禛现在对生意方面究竟都有什么样的看法?

“这个......”胤禛一时不知如何接话,毕竟他的身份对于小商人来说是靠山,但对明夷可什么用处都没有。

明夷是别人的靠山,在她之上还有玄烨在,根本不需要别人成为她的靠山。对于别人来说胤禛的优势在明夷面前荡然无存。

“看来你也就只能当当别人的靠山,拿点零散的银子。”一听胤禛说不出话,明夷就知道胤禛打的什么主意,正常这样的想法没什么问题,可是大清非富即贵的人少了吗?如果没有特别之处让别人非买你的商品不可,胤禛拿什么跟别人争?

感受到明夷对他的嫌弃,胤禛低下头无可反驳。

明夷接着道:“你要学的东西多着,所以在这个时候不要企图样样都懂。恰恰相反,你该样样都多看多学,蒙古的生意我可以让你参与,乔幽那里,我会让她把细节告诉你,希望你能从中学到真正的本事。”

显然在明夷看来,如今的胤禛并没有多少实在的本事。

本以为自己已经很不错,可是一和明夷交锋,立马露出马脚,胤禛羞愧地低下头,明夷得不到回应,以为胤禛不太乐意询问地嗯了一声。

沉浸在自己竟然如此没用之中的胤禛,立刻意识到明夷在询问自己,赶紧回答,“是,我一定和乔先生好好学。”

“皇上。”这时候帐外传来一道声音,玄烨三步并作两步的走进来,脸色甚是不好,本意冲着明夷来,看到胤禛微微一顿。

明夷和胤禛这个时候都站起来,胤禛作揖道:“阿玛。”

“皇上。”明夷福福身请安。

一眼看到明夷和胤禛正在用早膳,玄烨走过去,取起明夷那一份牛乳一饮而尽,想把心中的秘密平息下来,却终究没有效果,问起胤禛道:“你从京城来有没有听到关于太子的事?”

才刚来就想和明夷说起此事的胤禛眉头一跳,并不知晓这等消息是谁传到玄烨耳中的。不过明夷方才的告诫有理,因此胤禛道:“阿玛,流言蜚语始终是流言蜚语,三人成虎,若无真凭实据,儿臣不敢胡言。”

尚且没有确定玄烨动怒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个时候迫不及待的告胤礽的状,非是明智之举,况且明夷说得在情在理,纵然是寻常的人,如果没有拿到真凭实据,都不让随便给人定罪,更何况是一国的太子。

玄烨微微一顿,显然没有想到胤禛会说出这般沉稳的话。

打量的目光落在胤禛的身上,玄烨才注意到几个月不见,胤禛又长高了许多,都快到他的耳根了。

“这些日子你的差事办得不错。”玄烨想起教导胤禛的人对胤禛的夸赞,提及胤禛沉稳聪慧,稍加历练,将来一定能够成为国之栋梁。

虽然心中满腹的怒火,玄烨依然在看到沉稳的胤禛时,想起臣子对胤禛的夸赞,给了胤禛该有的认可。

胤禛不自觉露出了笑容,“儿臣更应该多学习。”

高兴是高兴也得表现出谦虚来,要学习的东西还多着。

明夷在旁边看着他们父子,不由自主的摇摇头,胤禛微微一怔,想起明夷适才说过,他应该多历练多学多看,手下的人为了奉承身为皇帝的玄烨,身为臣子的人,会把皇帝儿子的缺点轻易暴露在玄烨的面前。

除非真想和胤禛结仇,否则纵然胤禛事情办得再差,只要不曾犯下大错都会说胤禛的好话。

“知道应该多学是好事,你还年轻,凡事就得多听多看,最忌讳轻易出手。”玄烨也趁机教导起胤禛,希望胤禛能够牢牢记住他的叮嘱。

话倒是和明夷说的没什么两样,胤禛的眼神看向明夷,似在无声地询问,父母两人是不是早就商量好了一起叮嘱他好好学。

明夷回以无声的一笑,他们会一起商量怎么教胤禛的事?

提醒了胤禛,不要忘记明夷和玄烨的关系,远远没有他以为的那么平和。从小到大玄烨和明夷什么时候一起教导过胤禛?

玄烨有玄烨的教导方式,明夷也有自己的,两人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最重要的是玄烨根本不会就教导胤禛的事情和明夷起争执,明夷更加不会。

或者只能说在让胤禛多学习的这件事上,两人的想法是一致的,都觉得胤禛应该多听多看多想,最不需要的就是出手。

“是。儿臣都记下了。”胤禛收获明夷的眼神,立刻意识到很多事完全是他想多了,老老实实的附和玄烨的话。

“既然来了暂时不要回京,随我们一道回去吧。我也该带你见见蒙古的诸位亲王。”胤禛也算是大清和蒙古联姻的血脉,既然胤禛来的正好,就应该让所有人睁大眼睛好好的看一看,这是大清的四阿哥。

“为何如此?”胤禛立刻应下,没想到明夷第一个提出反对。

玄烨和胤禛同时看向明夷,明夷的理由道来,“蒙古和大清的关系不再需要锦上添花,让胤禛和蒙古亲王走的太近,不妥当。”

一旦胤禛的身后靠山太多,而且太牢固,定然会引起皇帝和太子的不安,这一点现在玄烨没有意识到,明夷得先一步点出来。

提出让胤禛和蒙古各亲王有往来的玄烨,意识到明夷话中的意思,解释地道:“不至于此。”

“现在是不至于此,以后却不一定。有些事情一开始就应该说清楚,规定好界限,谁也不能越过,自然就不会滋生不该有的野心。”明夷在玄烨的面前自来没有什么不敢说,什么不该说的。

现在说着不至于的玄烨,多年以后一旦生了疑心,难道他会记得此时此刻内心的想法?

绝对不会的。有些人的出生,有些人的身份从一开始就是个错。明夷一个亲身经历过的人,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一点。

玄烨难道不知道明夷没有野心吗?他比谁都清楚,明夷的心思从来不在皇后的位置上,但是明夷出生蒙古,出身科尔沁草原,姓博尔济吉特氏,一旦明夷站在皇后的位置上,就会滋生蒙古这些人的野心。

有些路或许一开始不是你想走的,但到最后也由不得你决定走或不走。

明夷的提醒,玄烨能不当一回事吗?

“身为晚辈,你当去拜见这些长辈,只是去见一见。”虽然清楚明夷话中所指的什么意思,玄烨却不想在胤禛的面前过多的暴露他那份帝王的心思。

胤禛的目光落在明夷的身上,相较于玄烨,不能否认胤禛更相信明夷。

“只是晚辈拜见长辈,你要记得紧守规矩。”玄烨已经说到这个份上明夷如果再拦着不让,倒显得明夷做贼心虚。

心中无愧的明夷叮嘱胤禛,顺着玄烨的话说来,胤禛恭敬的应下一声是。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