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筑宋
  4. 第170章 海州系
设置

第170章 海州系(2 / 2)


秦桧怕老婆,也不是他因为不能人事。他怕的,是王氏的心机、才华、势力不逊于他。

王氏祖父乃是大宋号称“三旨宰相”的王珪,他王家朝廷为官的诀窍家学源远流长。她姑父是郑居中,从大观到宣和,一直做了十六年的宰相。

眼下虽说老郑已经翘辫三四年了,但是他朝中的人脉,还是很实在地被秦桧继承了下来。这才是秦桧能够脱颖而出,而且久居高位不倒的重要势力保障。

依王氏的看法,就是太子系网罗的人材,坐而论道养望或者可以,盛世守成或者也能应付。但是如今的乱世局面下,他们却难成大业,没有那些做实事的狠辣干练呢。

而海州系的那些人物,虽然大多名声不彰,然而他们做事手段的确一流。但他们为何要放弃辅佐郓王赵楷争位?那就是他海州系的最大失策!

想在朝廷行事,始终还是要有一面正义的招牌挂着才行。

或许海州系真正看好的人物是康王赵构吧?赵构的确比他的哥哥们更能干些。然而朝廷自有祖宗安置之法在,赵构决不可能越过他身前的那些哥哥们。

郓王赵楷就很简单,因为二皇子早夭,所以老三赵楷的排位就很微妙。他只需能证明太子赵桓“失德,望之不似人君”就可以了。

可是老九赵构的前面,还有七八个兄长呢!总不能忽然就要集体“失德”吧?

除非这天下彻底大乱了,赵构才有可能得到问鼎天下的机会。但是真到那个时候,其实谁当皇帝也都一样了,海州系却犯不上为他人作嫁衣裳。

“天下大乱!”王氏忽然停止了她的碎碎叨,和官人秦桧对望了一眼。海州系,或者说他状元郎安兆铭,已经在为天下大乱做准备了?

“昨日有布衣安尧臣入京,他本欲上书言边事的。这个人有点意思,见解主张了了。似他那种布衣地位,原本就接触不到更多朝廷的底实,所以见识浅陋在所难免。”

秦桧不耐烦地赶走一只总是在他眼前嗡嗡的苍蝇,继续说道:

“所以太子的老师耿南仲,嗯嗯,如今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呢。老耿还特意接见了他,大约说了些什么事情,然后这个安尧臣就在傍晚去了状元郎的府上。

今日上殿后,为夫留意了一下文书,发现这个安尧臣已经授沭阳主簿了!却是康王的推荐?也就是说,安兆铭为了一个沭阳县主簿,或者为了他一个与他同姓的布衣小吏。

他就要连夜请托到康王那里?而康王更是连夜写出荐书,找到官家或太子用印?这里面,却有两个疑点需要厘定清楚:

其一,如今康王与安兆铭的关系非同一般,那么他们的相互诉求何在?

康王此前不太关心政事,如今却在热心边事。听说很快就要去太原坐镇了,还要编练新军。喔喔,这是状元郎的说法,就是要按照海州的靖海忠义社的练兵法子操演。

随从康王去太原的,却是驻扎楚州的西军韩世忠部。他的所部三千人驻楚州,原本是海州办特区时才过去的,大约彼时是要隔阻东南的意思。

但是他这三千人里,却又有此前张学士操练的海州义军千人。所以啊,康王不是主体,康王已经押注在他安兆铭身上了。

只是他安兆铭的实力边界究竟在哪?为夫总是后知后觉,却一时不敢过分去迫他。

其二,这个安尧臣究竟和他状元郎安兆铭是个什么关系?竟然能得他如此关照?状元郎幼年出身永丰真隐观,可是真隐观之前,他又是谁家的子弟?”

“官人是在怀疑,这个安尧臣和状元郎却是同族之人?只是官人却要明白,这件事若要揭开了,那就是不得了的大案子。官人真有那么多心思放在他安兆铭身上吗?

状元郎的出身问题,既然有安尧臣的落子,官家、康王未必就虑不到这一层,然而却又纷纷故意忽略了,那就是不想要提起从前的意思。

所谓民不举,官不究。这原本是公私两便的事情,官人又何必去大煞风景呢?何况昔日福州提刑郑秀明之死,很多人都暗指是状元郎所为。

但是状元郎为什么干这件事?大家却忽然又要装起糊涂了?!

所以啊,官人还是忘了这些无趣事情。咱们且一起进内室,做些有趣的事情阿好?”王氏卖弄地抖一抖胸口的波涛,娇庸散漫道。

.bqg999.ccm.bqg999.cc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