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大明才子风云录
  4. 第三百零二章 小王爷怒斥护卫
设置

第三百零二章 小王爷怒斥护卫(2 / 2)


况且生气不为别的就是气他们狗仗人势仗着王府的威势个个鼻孔朝天。虽然他也知道人情世态如此但临到自己头上还是气不过。

况且心里道小样的不是小瞧你们真要打架我一个能打你们三个。他还真有这份自信凭着他练功十年的底子哪怕拼身体强度也丝毫不落下风。

小王爷以为他还在生气笑道:“好了师弟老师都夸你成熟起来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似的别生气了。你是家里仆人少很少遇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你要是家里有几十个仆人这些麻烦也不会少。”

“所以我不要仆人什么事都自己做。”

况且想想领导几十个仆人天天还得为他们操心这个那个的真还不如不要有几个贴身家人就足够了有事时临时外雇人也一样反正他也不喜欢摆谱。

小王爷笑道:“老夫子都说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家业大麻烦就多许多时候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真要计较起来就得先把我气死了。”

况且看了他一眼笑道:“师哥几天不见学问见长啊。”

小王爷气道:“怎么?嘲讽我以为我没读过《论语》。跟你说我也就书读的没有你多记忆力没有你那么强真要比起对典籍的熟悉和认识我不比你差。”

况且笑道:“那是那是要不你怎么是师兄我是师弟呢说明有差距啊。哈哈。”

小王爷也不客气直接领受道:“你知道就好。”

况且对小王爷的话一点也不怀疑事实上历朝历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就是帝王。帝王家最重视的就是子女教育精挑细选那些学问最高、德高望重的大儒担任教师。大儒有个特点就是为人处世样样严谨对帝王子女的教育十分严格哪个孩子学习不努力一样挨板子受肉刑。

朱元璋有一次雷霆大怒就是因为教师揍了太子这位平民起家的皇上撸胳膊、挽袖子、急赤白脸的要去找教师算账马皇后拉住他笑道:“人家是给咱们孩子传授学问咱们得感谢才对哪有因为老师教育孩子家长跟老师过不去啊。”朱元璋想想也是这才熄了火。

朱元璋比皇后更重视教育他一个大字不识后来在军营里也是积极跟身边的刘基、叶琛这些大儒学习最后成就也能说得多去虽说考举人未必能中第混个秀才肯定没问题。

朱元璋把《汉书》研究透了整个明朝体系就是架构在汉朝的制度上然后因地制宜的加以完善这用尽了他称帝后三十多年的时间无怪康熙帝称赞说明洪武制度至善至美蔑以加矣。

明朝制度规定只有进士殿试头两名的方可做太子的教官这只是编制皇帝、太子、诸王的教官有多名有些大儒只能做展卷官什么是展卷官就是上课时做一些帮助教官、帝王打开书本展开纸卷一类的杂事帝王的谱儿就是这么大这些书童侍女的活儿都得由大儒来做。

如此安排并非不尊重人才而是要在根子上教育帝王们书本纸卷的正确打开方式不然路子走错了学问学歪了不怪老师教的不好也不是典籍有问题而是如后人所说打开方式不对。

连开卷都有规范这看起来像是笑话还真是实际状况。帝王对子女的教育极其严格这一点毋庸置疑当然子女也是分等级的对太子的要求自然是最高的。

没学问的皇帝一般是草莽出身的开国皇帝他们对后代可的教育那是一点都不含糊。隋炀帝曾说自己就是考试当皇帝都能考上也不是笑话。

帝王的后代可不像《红楼梦》里荣、宁两府的贾赦、贾琏、宝玉这些公子哥儿。据说末代皇帝溥仪曾拜读居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读了一半后就扔到一边去了只评价一句:小家子气。

敢说《红楼梦》里荣宁两府是小家子气也只有帝王有这般口气了。

这些大儒进士榜上的状元、榜眼、探花们一旦入宫给帝王们当老师那就是文人最大的荣耀帝王师。各代宰相基本都有帝师的背景没有这个背景想挤进宰相的行列那真叫一个难比上青天难多了。

帝师尊贵也就在这里高拱、张居正这些人现在只是太子的教官可是人人畏惧连首辅徐阶也让之三分。因为他们明白这些人以后铁定就是宰相首辅基本不会出什么意外。只要太子登基这些人立马上位现在的这些宰相们只能让贤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宰相行列里最明显。这是外廷内宫里十二监的太监也是马上换人都要换上原来太子身边的太监们这都是例行的规矩。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