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洪流微澜
  4. 第三十六章 与歌德的友谊
设置

第三十六章 与歌德的友谊(1 / 1)


x 这个时代是普鲁士文化艺术大发展的时代著名作家出了不少。谢绾饶有兴趣地追问老板他说的作家是谁。老板笑嘻嘻地说了一个名字

“约翰·冯·歌德。”

“歌德”这个名字对谢绾来说简直是如雷贯耳——他在德国念书时先就要去歌德学院学习德语这是一位在德国类似孔子在中国一样地位的文学家。他连忙向老板要了地址赶去那家旅馆看看时间没准儿可以请歌德吃晚饭。

到了老板所说的旅馆谢绾向这家店主打听歌德店主差人去请歌德先生。歌德此时已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不过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特别长寿活了八十三岁这几年正活蹦乱跳地在莱茵地区旅行。一听说有位中国人长相的商人求见他立刻跑下楼一眼就看见了大堂里的谢绾几步走到谢绾面前握住谢绾的手笑容灿烂。

歌德这种热乎劲儿倒是谢绾没想到的他反而有点受宠若惊。直到歌德跟他谈起很多中国典籍他才弄明白。

原来从1813年10月始歌德把兴趣集中到了遥远的中国。他先后在图书馆借阅了10多种有关中国的书籍。其中有中国游记和中国哲学方面的著作。他通过英法文译本读了一些中国小说和诗歌如《好逑传》、《玉娇梨》、《花笺记》、《今古奇观》等。他—直想把《好逑传》写成一部长诗;读过《赵氏孤儿》之后受到启发他又计划写一部戏剧。通过接触中国的文学作品歌德从中看到人类共同的东西。他在同助手爱克曼的谈话中阐述了他对中国的理解:“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更合乎道德……”他从中国文学谈到德国文学与法国文学进而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一全新概念。他说:“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使它早日来临。”

谢绾与歌德联系还不仅于此。歌德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为魏玛公国服务而魏玛公国正位于图林根距离谢绾起家的埃尔福特仅二十公里;歌德甚至还曾在埃尔福特受到过拿破仑接见并被授予荣誉军团勋章。

说起以上种种都让歌德觉得谢绾和他见面是上帝安排的。他更加热切地谈起自己的想法包括他正在准备写“我的植物学研究的历史”创办“谈自然科学特别是形态学”杂志;以及他中年以来作为魏玛公国枢密顾问最关心的政治与经济问题还有他对普鲁士历史的追溯。他感慨道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谢绾被这个充满热情的老头儿给打动了也跟他谈了自己知道的植物学知识也谈了许多自己对德国社会、政治、经济的看法以及自己正在进行的莱茵地区考察之旅和对煤、铁工业的构想。这些话题让歌德变得更加兴致勃勃大声嚷嚷着让酒保上啤酒。

论及思想层面歌德到这个年纪也开始从年轻时候的自由略微转向保守与谢绾同样心路历程很多看法都相似。这一点让谢绾也非常开心。他因为柏林朝廷中保王派与维新派的斗争被搞得心力交瘁终于有一位可以不用过于避讳又三观相似的人可以谈心了。

谈到投机处歌德高兴地把魏玛大公国的卡尔·奥古斯特大公介绍给谢绾并当即写了一封推荐信建议谢绾在回图林根的时候能够去拜访一下这位以开明著称的小国领袖。歌德作为卡尔·奥古斯特大公最为尊重的大臣与大公的私交很好。谢绾在图林根时也早就听说了这位奥古斯特大公同时魏玛大公国也号称德意志精神的故乡、德意志文化的心脏仰慕已久只是自己地位低下不得门而入。得到推荐信十分开心谢绾也把自己还未完成的“莱茵杂记”给歌德翻了一下。对地矿学也有爱好的歌德嘱咐谢绾将来如果能整理出版一定送他一本谢绾欣然应允。

一位老人和另一位心理上的老人在旅馆后面的酒吧里聊到很晚还吃了很多威斯法利亚香肠喝了很多啤酒直到酩酊大醉才各自回旅馆房间。

第二天中午谢绾又专门前往歌德所住旅馆和歌德互相留了可供联系的地址之后道别。歌德准备北上杜伊斯堡而谢绾继续南下前往科隆波恩、科布伦茨。

在科隆、波恩的行程都是对工矿场的普通拜访谢绾边走边记顺便参观了贝多芬旧居此时的贝多芬已移居维也纳谢绾参观这两处人文景观也不过是对原来时空的一点怀念罢了。除此之外在科隆与波恩并无特别之处但科布伦茨却值得一提。

几个月前下野的格奈森瑙在下野之前担任的职务是莱茵省驻军军长军部正是设在科布伦茨。前首相施泰因男爵经常从邻近的拿骚来与格奈森瑙小聚。而英国人给谢绾密信中介绍的那个“莱茵河畔的‘华伦斯坦阵营’”正是柏林宫廷给格奈森瑙在科布伦茨的社交圈起的名字。

行进在科布伦茨街头谢绾越发能够理解格奈森瑙迫不及待要求国王解决君主立宪问题的原因。虽然格奈森瑙已经离开这里到封地就任但是其影响力还很巨大或者说这个城市的现状正是格奈森瑙影响力的源头。这里经常出现街头演讲演讲者多数是些学者或者大学生演讲时手舞足蹈口沫四溅地批评朝廷;而听众则是些穿着破破烂烂的市民他们围住这些演讲者不停的用方言应和那些演讲者。演讲往往激情有余而内容空洞市民们却毫无保留地给予赞同——这只是一种对现实不满的抱怨破而不立的发泄。针对同样的现象谢绾当然无法认同格奈森瑙简单地照抄法国经验在他认知里充分的就业岗位、良好的生活环境、完善的公共教育才是解决街头现象的根本办法。

谢绾在看到这种情况后对此处的治安环境深感不安于是只是谨慎地乔装改扮随处看了看并没有深入工矿更不敢自报家门。好在科布伦茨已经在莱茵地区南部边缘地带此地的工商现状并不影响谢绾对莱茵地区考察报告的完整性。

在途经莱茵省驻军军部时谢绾撩起马车窗帘长久的注视着那栋老楼直到所乘马车远离之后才放下窗帘在车厢内轻叹一声:为了自己的前途给国王写信举报格奈森瑙引起格奈森瑙下野间接掀起了一场保王派对维新派打击的风波——这是辜负信任的背叛双方已是近乎政敌的关系。也不知道此生还有没有机会与这位学长与上司再见。

结束对科布伦茨的访问之后谢绾也完成了他的莱茵地区之行。带着一箱子的材料和文件还有整整一本记录工业相关信息的“莱茵杂记”以及给国务秘书克勒维茨的杜伊斯堡港改扩建建议书谢绾踏上返回柏林的归途。

谢绾刚回到柏林德莱塞告诉他国务秘书好几次派人来询问他是否回来说是有一位英国来的客人一直在等他还留了地址。谢绾听罢赶紧换好礼服马不停蹄的前往地址所说英国大使馆附近的旅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