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洪流微澜
  4. 第三十八章 拜谒哈登贝格
设置

第三十八章 拜谒哈登贝格(1 / 2)


x 一个月后《莱茵杂记》正式出版。此时的欧洲文化生活匮乏印刷成本高昂能够出版书籍的人非富即贵或者其学识受到权贵们欣赏这使得书籍出版门槛提高和销售相对容易盈利。

谢绾这本《莱茵杂记》被王储的秘书们修饰过后成为一部具有散文美感的商业著作且由于谢绾在写作时不自觉地使用了原来时空对工矿商业的分类和说明方式使得文章逻辑更清晰阐述更明确深受新贵族和工商业主的欢迎。加上王室作为出版人背书第一版印量五千册就销售一空谢绾还因此拿到了八千塔勒的版税。

谢绾因此感慨万千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赚钱真心轻松。在原来时空呕心沥血出本书基本上是自己掏钱买名声而在这个时代写书人是真正能够赚到钱的。当然这本书也确实给谢绾带来了极好的声誉据说连身在法国的弗里德里希·洪堡先生拿到这本书时都赞叹这个令他厌恶的中国裔军官对莱茵地区地矿、道路、航运记载的详实以至于好几所大学将其收藏作为图书馆藏书。这使谢绾在小有名气的军备商人之外增加了一个受人尊重的学者身份。

当然谢绾最在乎的还是用这本书为莱茵地区的工商业发展做一个铺垫。而他这次莱茵之行带回来的另一个作品《杜伊斯堡港改扩建建议书》才是专门为推动莱茵地区的工商业发展而作。

国务秘书克勒维茨从王储手里得到《杜伊斯堡港改扩建建议书》阅读之后觉得颇受启发于是将其推荐给了首相哈登贝格。

哈登贝格略微浏览之后撇撇嘴

“技术角度讲还是不错的。但这笔上百万的资金国务秘书阁下觉得能从哪里弄到?”

然后他看看封面的落款

“又是那个谢吧?上次建议政府投资他商会的那个还出了本《莱茵杂记》?想法挺多就是不顾政府现实。”

克勒维茨点点头却又委婉表达了不同意见

“首相阁下所言甚是。不过我看这位中尉虽然年轻对工业、商业甚至港务都有些见解某些想法甚至还非常有价值不知道是不是在中国的世家子弟有些家族经验。首相阁下不如召见他以难题问他。如果他回答不了也就罢了;如果确实有些有亮点的想法我觉得可以让他在政府中任低级职务锻炼一下毕竟算是个人才;如果能解决阁下的难题没准儿这些方案有部分可行。”

哈登贝格又翻了下建议书缓缓点头

“那就召他来见我吧。”

克勒维茨受命鞠躬告退。

过了几天谢绾前往政府大楼他获得了难得的拜谒首相哈登贝格的机会。

哈登贝格在送走前一批访客后让秘书邀请谢绾进办公室。办公室很大办公桌后面有一幅巨幅腓特烈·威廉三世国王油画。

办公桌前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相貌堂堂穿着不算华丽却透露着威严。哈登贝格这个名字对谢绾来说如雷贯耳他不仅经常出现在谢绾耳边也曾出现在英国大使馆给他的那页派系名单里。六十六岁的卡尔·冯·哈登贝格为人圆滑实干政绩斐然两年前因维护了普鲁士领土完整而被封亲王。

哈登贝格是普鲁士目前改革的真正掌舵者现实主义执政理念集大成者。谢绾的真实年龄与哈登贝格相仿他的行政方式也是谢绾高度认同的。

一方面他努力推动了普鲁士各个层面的改革:在人权方面延续前任施泰因男爵的普鲁士农奴制改革解放农奴;在经济方面通过《工业赦令》剥夺封建行会特权促进自由市场竞争;在商贸方面通过《新关税法》废除了普鲁士国内所有关卡实行对外关税统一;在政治方面对法国革命的自由原则和行政模式颇有认同也曾建议普鲁士建立代议制体制。

他政治手段高明而凶狠为了改革他甚至不惜找借口恶意打击极端保守贵族。但改革切实地实现了普鲁士国民择业自由、资本调配自由、商品流通自由有力地推动普鲁士国内经济发展提升了普鲁士国力与国际地位挽救了因拿破仑战争濒临崩溃的普鲁士;另一方面他又远比前任施泰因男爵圆滑现实他坚持君主专制维护王室尊严并以此获得了普鲁士王室长久的信任使他的改革政策得以稳定。

可以说哈登贝格是普鲁士腾飞的奠基者没有他就不会有未来的威廉一世和俾斯麦的成功。

见到谢绾进来哈登贝格走到酒柜前拿起一瓶威士忌向谢绾举了举示意询问他是否也想喝一点。谢绾笑着摇摇头。这老头儿喝外国高度酒果然是跟王室喝本土葡萄酒不太一样。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