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洪流微澜
  4.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备战埃及
设置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备战埃及(1 / 2)


x 德国海军对英国海军是总体落后的但也不是说德国海军没有自己的优势。

先进的工业技术一定会体现在军事装备上。德意志联合船舶与克虏伯军事工业公司一直保持高度紧密的合作尤其是舰载炮的研发。

欧洲传统海军此时在船上使用的前装炮弊端太多随着后装线膛枪在莱茵军中普遍装备后装线膛炮也成为了莱茵火炮研究方向。

有了“谢-u-25”这种超越时代太多的后膛步枪的设计思路以及不断完善的合金钢、无烟火药技术克虏伯公司在联合船舶造船的同期拿出了八个级别后装线膛炮的设计方案。

从小到大分别是口径6厘米到24厘米炮身重量107公斤到177吨炮弹重量214公斤到160公斤射程从4公里到10公里出膛速度从1500公里/小时到3000公里/小时不等。这批火炮被命名为“克虏伯c32”i至viii型。

较小的前五种是两款山炮和三款野战炮较大的后三种分别是两种海军炮和一种岸炮。克虏伯将这两种海军炮也就是克虏伯c32-vi型和viii型造出了一批样品给舰队试用。

舰队司令范·登·博世在试射一轮后被吓了一跳他喃喃的说

“上帝啊……但凡荷兰海军有这种炮英国人只配在家放羊……”

这些火炮的射程和射速指标比同时代英国同等级火炮的性能接近翻番——这是机械加工技术、合金钢技术、无烟火药技术同时提前出现的结果。

不过这批火炮的出现也让使用荷兰技术的德国海军舰船成了个尴尬的存在。

在试射过程中作为靶舰的荷兰战船在五公里处一轮齐射就沉没——正常情况下这个距离因为普通舰载炮精准度很差即便是英国皇家海军也不会开炮——比起这些火炮荷兰技术制造的木制舰船船身跟纸片差别不大。

后来到鹿特丹视察海军的谢绾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但他现在已经完全无法左右军事科技发展了。一个庞大的全面的军事工业体系他作为一个单一门类的专家也只有干看的份儿大部分时候还需要克虏伯公司的专家们为他解释技术问题。

他只能被动接受现状很多时候提建议和意见都小心翼翼以免露怯或是干扰了正常研发工作。

所以虽然他此前希望能够给舰船加上装甲但舰船专家和克虏伯专家在联合实验后认为帆船的动力、浮力都不足以披上能抵挡这些火炮的装甲。

谢绾也只能接受这样的说法也就是说在蒸汽船获得突破性进步之前德国海军都只能保持这种“头重脚轻”的状态。

不过火力远大于防御也起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作用——荷兰人自此以后对莱茵和德意志在亲密之上又多了几分畏惧和恭敬。如果说在这些火炮炮口下荷兰造战舰是纸片那么荷兰陆军就只能是蒲公英。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管是这些火炮还是装甲都太贵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