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洪流微澜
  4. 第二百六十一章 以藩制夷
设置

第二百六十一章 以藩制夷(1 / 2)


x 南洋镇借口总兵及几名副将阵亡请朝廷准许撤兵到安徽境内休整。朝廷不许只允许到杭州休整担心南洋镇不满又派钦差好言劝慰了一番。

在清英战争之初主战派势大主和派只有琦善、伊里布等少数官员。但到了此时当初的主战派几乎全部都转为了主和派——并非投机取巧而实在是因为这些主战派一旦被派到前线见识到英军军力马上就变得不再唱高调现实起来。

这也使得邹汉勋受宋插之托寻找“唱高调”的清流未果。斟酌再三邹汉勋和宋插把目光放在浙江巡抚刘韵珂身上。

刘韵珂1792年出生于山东济宁汶上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十六岁中秀才入京城国子监学习。虽文章锦绣但在科举中始终未能更进一步。这一点倒是与邹汉勋非常相似。

在国子监的拔贡考试中他以朝考第一名出任七品刑部京官随后坎坎坷坷三十岁上因为一副对联被道光帝欣赏官运开始顺畅起来历任刑部额外主事、员外郎因为京察一等记名又授道府级官阶接着任徽州知府、安庆知府、云南盐法道、浙江按察使、四川布政使。

1840年7月初英军第一次攻占了定海。时任浙江巡抚的乌尔慕额因“事前既无准备临事不合机宜”被革职刘韵珂临危受命。到任后刘韵珂于宁波安抚难民并在沿海巡防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与闽浙总督颜伯焘督抚一心收复定海后又亲赴前线配合两江总督裕谦收复定海期间还多次征求林则徐意见并积极支持乡民自发抗英。

1841年6月英军从广州退兵后道光下令各省撤兵时一向听话的刘韵珂竟抗旨不撤并奏称“臣自上年蒙恩擢任来浙以英逆胆敢犯我瀛壖切齿痛恨欲加痛剿以泄愤懑而振国威……”。

同年8月英军再攻定海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及三总兵殉国定海、宁波失陷在此危机情况下刘韵珂依然镇定指挥积极防御保住了省城杭州和绍兴等地。

即使在大风向转向和谈时他依然尽量以客观的态度分析和战的利弊向道光上了著名的“十可虑”奏折。一至七可虑为英方武器精良又有汉奸帮助自己军心、民心不二用。第八可虑因为战争糟粮难收大军失利军心不稳;第十可虑因战乱频繁当地军民相背官军顾此失彼。敢于讲真话表现了刘韵珂的忠心他也因此成为了在交战省份中唯一未获咎处反得升迁的督抚。

而民众对刘韵珂的评价也颇高。当时有对联评价浙江官场“扬威威不扬靖逆逆不靖两将军难兄难弟;定海海未定宁波波未宁一中丞忧国忧民”。其中“扬威”指“扬威将军”奕经“靖逆”乃奕经之弟“靖逆将军”奕山。兄弟二人寡谋少断在战争中一败涂地。“中丞”即指当时的浙江巡抚刘韵珂。

此时主战派要么转为主和派要么被罢官要么阵亡也就只剩这个一心抗英的干吏可以利用。商议已定由于宋插不便出面邹汉勋费了些心思走了林则徐的门路以私人关系给刘韵珂递上了拜帖。

刘韵珂在杭州防务前线接见了邹汉勋。邹汉勋曾在西洋学习这在官场中很多人都知道。刘韵珂接见邹汉勋也有想了解西洋事务的原因。

邹汉勋趁机把西洋财政、税务、海关、贸易问题一一扼要讲给刘韵珂听。刘韵珂是经年干吏听到西洋人处理政务的方式颇觉新鲜巧妙不禁频频点头。

听邹汉勋说完之后刘韵珂不禁问道

“叔绩你认为是否此后我大清也应向西洋各国学习?”

“玉公(刘韵珂字玉坡)英夷从贸易中获取巨额财富又长年在海外四处征战商战互相促进是以强大。我大清虽然幅员广大但农民众多仅能自养少量盈余勉强养兵;贸易财富被广州十三行垄断收购时一再压低茶叶、丝绸、瓷器价格;出口时却对洋人漫天要价;上缴朝廷税赋时又无他人可以插手税赋微薄。如此以来贸易量减少利润又集中到广州十三行私人的腰包里于朝廷、于民甚至于洋人都不利。长此以往朝廷自然不重视海外贸易。这是我大清与西洋诸国差距的核心之处。”

刘韵珂点点头又摇摇头

“我大清自有国情农民众多若是都去经商而不务农动摇国本。能不能获得财富不一定但盗贼势必风起。”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