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洪流微澜
  4. 第三十九章 鲁尔经济区
设置

第三十九章 鲁尔经济区(1 / 2)


x 哈登贝格皱起眉头盯着谢绾示意他继续说。谢绾拿起一张纸边说边写

“第一步政府先以煤矿、道路、河道为主干划定鲁尔经济区但需要绝对保密;

第二步政府出资成立一家土地投资公司。借助银行贷款分阶段、分重点收购区域内各种土地。

对于煤矿、煤矿临近区域、适宜建设港区、道路旁区域的土地进行整合整合方式包括:收购、长期租赁、土地参股目标是要将整个鲁尔经济区的适于工矿运输的土地使用权整合成为这家公司未来至少五十年的资产;

对于临近上述区域的平原地区也进行整合目标是以尽可能低的代价收购或长期租赁到优质建设用地。

第三步整合完毕后政府公开宣布鲁尔经济区成立。区域内执行若干优惠政策比如一定时期内区域内煤矿、冶炼厂减免税对于使用最先进技术、设备或是投资规模较大的煤矿、工厂实行倾斜力度更大的减免税;一定时期内对进入该区域寻找工作的农民、自由民减免财产税;对于区域内其他类型的公司、商会也有一定程度的阶段性减税。

第四步投资公司面向全欧洲招揽煤矿、冶炼厂、机械工厂投资商。除了德意志邦联内的商会、公司外招商工作也通过大使馆铺到以英国为首的各个煤矿、冶炼、机械工业发达的国家

第五步到伦敦证券交易所募资。投资公司将港口用地划分为数个港口区成立数个港口运营子公司将这些子公司不超过34%的股份分阶段放到伦敦证券交易所交易筹集港口建设费用。”

哈登贝格对谢绾这一大通操作很是信息过载但作为一名成熟执政者他还是基本理解了大体逻辑。接着他针对不太明白的地方追问包括投资公司利润的来源、伦敦证券交易所、减税政策、银行贷款债务问题谢绾针对这几个问题做了分析解答

“公司主要利润来源是土地增值。我估算过目前按照农业土地价格收购平均为九十塔勒每摩尔根(注1)它通过规划工矿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了这些土地赚钱的效率作为地主自然获利我们在转让或者出租这些土地的时候至少值三百塔勒每摩尔根。”

当时普鲁士人口五百万耕地却有九百万公顷处于地多人少状态农业效率低下土地相对也不值钱。而哈登贝格对工业赚钱效率自然是知道的他追问了一句

“那您估计我们总共需要多少钱收购土地?”

“我估计是十万摩尔根土地如果考虑到煤矿价格更高以及其他费用约合是一千万塔勒。”谢绾在纸的一角边算边回答哈登贝格微微颔首表示理解——按谢绾的估算这给公司带来至少是一千万塔勒的毛利足够用于这个时代还比较落后的公共设施建设这岂止是不亏钱还是个很赚钱的生意——谢绾继续说

“伦敦证券交易所是这个方案的另一个要点。目前在这个市场上交易的除了政府债券外还包括公司债券和矿山运河股票;而交易者除了英国人欧洲其他国家的富人也在那里投资。我们把港口运营公司的股份放到那里交易就是为了向全欧洲募集建设资金用外国人的钱来修我们的港口。而有了减税政策和整体规划港口预期看好资金募集也相对容易;”

1802年伦敦证券交易所获得英国政府正式批准相比英国普鲁士的二级金融市场还很落后。包括首相哈登贝格也只是知道这样一个市场却没有真正接触过它。由于陈述的内容过于复杂谢绾稍微停顿了下直到哈登贝格示意他继续才又接着说

“区域发展有一定阶段性随着鲁尔经济区逐渐成型股份收益也越来越明显股份价格也水涨船高所以港口公司的股份也需要分阶段交易以获募集更多的资金。”对证券交易并不太了解的哈登贝格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接下来的减免税、银行债务问题他不用问也知道答案了。

哈登贝格在心里掂量着这个方案。

这个方案较之之前谢绾提出的政府投资工矿企业更像个政府该做的事情;更重要的事政府最开始的资金投入其实就是购买土地这是非常安全的投资就算鲁尔经济区没搞成以目前土地市场价格最传统的土地农业收入也可以偿还银行贷款甚至不需要贷款就能干成。

一旦想清楚了风险问题所有事情都豁然开朗哈登贝格兴奋不已。他背着手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突然又想起什么对谢绾说

“您还有两点没说那就是我们持有的其他可建设用地等待经济区工矿港口道路建设成熟后可以拍卖、出租随着人口的增加、其他商业进入这些土地也是一大笔收入这就是您之前说的规模效应。而等到免税期结束这里已经成为有众多工矿商家和人口的区域税收又成了一大笔收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